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目錄 購物車 {{currentCart.getItemCount()}}
商品總數的上限為 100 件,請調整數量再點擊購買

弱勢創業的推手 開創自立人生 腳踏實地做出品牌價值

早在2000年,勝利身心障礙潛能發展中心,便以不主動募集社會捐助及開發多項自營事業為基本,輔導身心障礙者就業。有別於一般的庇護型工場,勝利不希望社會以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,他們以做給家人吃的態度經營,透過自身的努力,得到大眾的支持與肯定。

勝利創辦人張英樹,因本身患有小兒麻痺,於2000年成立了「勝利身心障礙者潛能發展中心」,提供身心障礙者就業開發服務。由庇護工場起家,專為身心障礙者就業打造的勝利廚房,希望透過社會企業的營運模式,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。說到成立勝利廚房的緣起,勝利行銷經理張湘蓉表示,主要是想扭轉大眾對社福企業成立餐廳的刻板印象,再加上前幾年食安風暴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,導致民眾對在外飲食的不安全感,才促成勝利創立的契機。

張湘蓉提到,身心障礙者大多擁有「專注」的特質,但即便如此,對於相對先天條件較不靈活、學習較慢的身心障礙者來說,要正常的在職場上表現,仍會比一般人吃力些,因此創辦人張英樹試著把工作型態切分細密,發展出一套分工的SOP,讓每個身障朋友可以聚焦在自己負責的部分,此舉對於身心障礙者工作的完成度有很大的幫助。

除此之外,張英樹相信,回歸到人本的需求,即便是身障朋友,每個人仍有各自的天賦及才能,因此他們發展出多種產業,以團隊互助、自給自足的方式,提供各類障別的身心障礙者創意多元的就業模式與場域,讓他們能夠在適合自己的領域發揮所長,超越身體上的殘疾,交出漂亮的成績單。

弱勢創業的推手 開創自立人生
圖片來源:小世界新聞

 

有感於食安問題,勝利廚房從一開始便以食品安全操作的最高標準運作,帶給社會大眾如其標語「安心好食」的價值。張湘蓉說:「勝利廚房有自己想走的路,我們秉持著『做給家人吃』的態度,希望能將它從一個生產據點,做成一個安心美味的品牌。」在達到安心美味與弱勢就業並行發展的道路上,勝利廚房走出屬於自己的色彩,讓社會看見他們的用心。

張湘蓉說,與多數的庇護工場不同的地方是,勝利強調「工作價值」,因此堅持「不主動對外募款」,不希望以身心障礙者的角度博取社會同情,而是以提供具有市場的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,讓社會大眾看見勝利的實力和與眾不同。

聯合社企與庇護工場 改善身障就業問題

庇護工場的功能定位在於「庇護」與「工場」之間的原則,「庇護」是社福取向,是以照顧弱勢與服務身心障礙者為主;「工場」是營利取向的市場經濟範圍,以獲取利潤與永續經營為宗旨,其成立的目的,在於提供工作能力不足之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;而社會企業設立的目的是解決社會問題。對於身障就業而言,兩者的最終目的都是讓身心障礙者受到保障。近幾年,許多政府和民間機構,開出數萬個身心障者工作職缺,但就業比例僅三分之一。在美國,公家機關要求使用身心障礙者的比例得高達18%;反觀台灣,根據「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」規定,公部門進用身心障礙者的比例只要3%即可,私人機構更只要1%,但儘管條件如此,仍有許多企業未達進用門檻。

圖片來源:小世界新聞

勝利行銷經理張湘蓉強調,無論是庇護工場或社會企業,都是希望藉一己之力,宣導大眾能夠摒棄身體上的差異、達到心靈上的共識。維護身心障礙者就業權益是政府、民間單位及社會大眾責無旁貸的事,期待與大眾共同營造一個對任何人都平等、同時也能顧及弱勢權益的良善社會。

原始出處:小世界新聞